全国劳模王开慈带领残障人士家庭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9-04-18 浏览

  “是全国劳模王开慈,带着我们残疾人走上幸福道路。”

  12月5日,慈利县桑木溪村,初冬阳光,洒落在一丛丛葱绿深红花木中。右眼失明的王先丛,正在自家苗圃里修枝整形、中耕锄草。

  王先丛口中的王开慈,今年56岁,是慈利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当地残障人士就业的帮扶人。他免费教技术,带着残障人士创业,支持慈利县79户贫困残障人士家庭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帮助72户进行花木销售,将利润全部返还。他办的残疾人托养中心,每年几十个残障人士入住,让他们的生活如花盛开,幸福灿烂。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方兴 吴媚 摄影 唐俊

  

  △王开慈正在教王先丛更好地修剪苗木

  

  △王开慈在自建的托养中心给残障人士收晒衣服

  王劳模带我们走上幸福路

  上世纪90年代,王开慈瞄准花卉园林市场,赚下人生第一桶金。

  2000年,王开慈拿下濒临破产的万坡林场经营权,成立慈利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种花木奔小康,先后荣获“经济能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花卉苗木业多轻体力劳动,可考虑把残障人士就业带动起来。你愿意帮助他们吗?”2013年,慈利县残联理事长李青云问王开慈。

  “我立即就干。”王开慈当年就在县残联支持下,在林场办起了残障人士就业扶贫培训基地。

  王先丛是培训班第一期学员。

  20年前,王先丛因工地事故造成右眼失明,左眼也受到威胁。家庭顶梁柱王先丛一度绝望,“两个儿子正读初中,只好到处借钱。”

  2013年,经王开慈说动,王先丛到基地学技术,后来,自己租种5亩地,搭建苗圃。

  “剪平、剪直是关键。”记者在王先丛苗圃里,巧遇来指导技术的王开慈,正示范修剪苗木。

  “王劳模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还帮我销售。”阳光下,王先丛掩饰不住喜悦,笑咪咪的,“现在年收入5万,温饱不成问题。”

  其实,在残障人士就业扶贫培训基地成立之前,王开慈就开始送苗送技术帮扶残障人士。

  天生视障的余仁学,与妻子离婚后,独自带着4岁儿子生活。1998年,洪水冲毁了他家的小平房,余仁学一无所有了。

  “你一人带小孩不容易,来学技术,跟我干吧!”王开慈主动找上门。

  2003年起,余仁学跟着王开慈学花卉苗木技术,学做绿化工程。至今,余仁学仍忘不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一晚。

  2012年一天,两人接下一项绿化工程,晚上回来赶做工程计划。“这个工程由你全权接手,花卉苗木免费,当我送你的起步资金。”当晚,王开慈将工程转赠给了余仁学。“跟着我干饿不死富不了,不如单干。”

  工程赚了8万多块,“那是我人生赚的第一笔巨款,兴奋的好几晚都没睡着”。余仁学回忆。此后,他租上10亩地,正式开始单干生涯,“年收入近20万。”

  “他在工作上提携我,生活上关心我。”2014年,余仁学家里砌新房,花费40几万,王开慈作担保贷了4万块,并帮还了利息。

  “他带我走上一条幸福的路。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自己富裕了,能帮他们我就尽量帮。”见多了残障家庭的苦,王开慈下决心,要带着他们往前走。

  这些年,王开慈累计为残疾人培训500人次,安置残疾人30人在基地就业。

  此外,王开慈还在全县20多个乡镇,和残障人士家庭签订苗木合作协议,送苗送技术到户,经其培管成商品苗后,公司回收返利。

  “我就想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实惠、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王开慈说。

  10多年来,王开慈共帮扶79户贫困残疾人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并对其中72户残疾人实行按交易额返利。2017年,交易产品收入达311万元,户均返利2553元。2018年,交易产品收入预计增幅10%,户均返利2800元左右。

  自掏800万元建设残障人士托养中心

  除了让残障人士体面“端上”技术饭碗,王开慈还建设一个托养中心,免费托养一批智障人士。

  12月5日,记者爬上海拔700米的万坡林场。两栋五层高楼房掩映青山间,不时从中传出一些“大孩子”的嬉闹声。那是“慈爱之家”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

  “妈妈,我想你,以前的坏脾气我会改……” 李玉华正跟母亲微信语音。

  2016年入托前,二级智残的她,曾到派出所报案,称“母亲要弄死我。”“她平时不听话,我故意拿那些话吓她”。母亲卓成英被警方扣押,幸亏县残联的人担保,才得以“出来”。

  女儿脾气暴躁,独自照看她的卓成英心力憔悴。“派出所事件”后,王开慈开车将李玉华接到了托养中心。卓成英终于“解放”,在县城一家餐馆安心打工养家。

  说起女儿的变化,卓成英一脸欣慰,“她现在脾气好多了,还学会了自己穿衣洗澡叠被子……”

  2013年9月,王开慈租赁了县残联的房子办慈爱托养中心,采取日间照料模式,晚上残障人士都要接回家。“考虑到不少残疾人来自偏远乡村,来回不方便,在县城租房又是一笔费用,还得有亲人陪同。”2015年底,王开慈自掏800万元,在万坡修建新托养中心,2017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中心采取寄宿制照料,并配有3名专职教师,教育孩子们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目前,60名智障人士在此安度幸福时光,60个家庭得以“解放”。

  “残疾人托养是纯公益性事业,只投钱,不盈利。”王开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寄宿制托养政府每人每年补助2400元,而实际花费每人每年至少要16500元,差额部分需要自掏腰包或通过社会募捐。

  “为他点赞!”了解到王开慈真心帮扶残疾人,慈利县副县长谢莫强表示,县财政会力所能及鼓励支持,让它“更规范高效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除了省财政每人每年2400元的补助,县财政还会进行1:1配套补助。我们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像王劳模一样,参与帮助残障人士。” 县残联党组书记林敏介绍。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残联正在抓好贫困残障人士最低生活保障,两项补贴,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代缴等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以及残障人士的托养照料护理、康复训练、无障碍改造等工作。

  王开慈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我是全国劳模,有一点能力就尽一份力。无论为残障人士免费培训,还是托养,我都想一直干下去。资金方面,除了政府补助,剩下的我都兜底了,也呼吁各级政府和爱心人士多关心这些残疾家庭。”

  与我们聊完,夜色已深,王开慈一人又开车上山了,“晚上我就睡在山上,守着这些孩子,我才放心。”

  [责编:姚茜琼]

声明:凡本站转载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分享。如对版权有任何疑问,可电邮联系cjrjob5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