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的他,靠20亩草莓园成脱贫致富带头人
来源:现代快报 日期:2019-06-28 浏览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冉 文/摄)自己和母亲肢体残疾、妻儿是智力障碍……生活赋予句容天王镇戴庄村黄永红一家的苦楚难以想像。然而仅仅几年时间,55岁的他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从低保户奔向了小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群体树立了自强不息的榜样。

3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全省还有9.7万残疾人未脱贫。如何让贫困残疾人群体像黄永红一样搭上脱贫“快车”?如何提供个性化援助,扶贫又扶志?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4437e654a35d1dfda2a43a.jpg
△黄永红

一家四口全是残疾人,他靠着扎根土地种出小康路

3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戴庄村黄永红的家里,他正躺在床上休养。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去年12月才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他,还要在床上休养3个月。

50多年前,黄永红被医院诊断为小儿麻痹症,从此落下肢体残疾,只能靠在外面打工维持生计。这期间,他母亲因故致残,老婆儿子也有智力问题。家庭的特殊性,使他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14年,那一年黄永红已经50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建起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残疾人扶贫基地。优惠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在外闯荡多年的黄永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回乡应聘承包了12亩草莓大棚。

4437e654a35d1dfda2a43b.jpg
△黄永红的草莓大棚园

“回来种草莓时,不懂技术,资金不足,我心里真的没得底。但句容市残联的领导、省农科院的专家,还有农业专家赵亚夫等人,给了我创业技术指导和资金帮扶。”在大家的帮助下,2014年当年,黄永红种植高架草莓成功,也基本掌握了高架草莓生长的全程技术。2015年,他种植的红颊品种荣获镇江市金奖。

目前,黄永红的草莓大棚已从12亩扩大到了20亩。每逢草莓季,每天都有游客来采摘观光。“上周末我们草莓园光接待旅游公司的游客就有45人,两天卖了近6000元。”

掌握了技术,有了销路,黄永红全家人的生活有了根本改观。以前,黄永红是低保户,2017年他成功实现脱贫,年收入超过20万元。在自己越过越好时,黄永红也没忘记去帮助其他残疾困难家庭。“在草莓的生产用工上,我第一想到的是请残疾人来帮忙。”

据了解,戴庄村15个残疾人在黄永红的带动下,实行承包种植,有的搞桃园,有的种蔬菜。现在已经全部摘掉贫困的帽子。

4437e654a35d1dfda2a43c.jpg
△戴庄村残疾人在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

扶贫基地让残疾人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赚

在戴庄村,像黄永红这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的还有很多,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戴庄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帮助支持。

44岁的桂祈玲以前只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几乎没有收入。2014年因手臂被机器绞伤,造成了三级残疾。2015年拿到残疾证后,她进入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每天在基地打零工,一天也有50元的收入。现在养了20头羊,每头羊大概能卖1000多块钱。”桂祈玲说,是残疾人脱贫基地给了残疾人和家属工作奋斗的机会。

天王镇残联专职干事郑剑平介绍,残疾人扶贫基地依托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建立,采用统一生产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化种植、统一收割、统一包装、统一组织产品销售等“六个统一”的运行模式,对残疾人生产实施全程服务。

“基地设有20多亩钢架搭建的大棚,专门用于发展高架草莓种植。作为残疾人的创业平台,在全村招标的残疾人头三年不收租金,鼓励残疾人致富创业。句容市残联给予部分资金扶持,同时基地还减免前几年高架草莓大棚的租金。”郑剑平告诉记者,目前,基地面积约4000亩,发展了有机大米、有机水蜜桃、蔬菜、草莓等有机农业项目。这些年通过对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资金及营销扶持,辐射和带动了周围80多户残疾人就业。

江苏9.7万残疾人待脱贫

今年,全省要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1万名

3月20日,江苏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盐城召开。省残联理事长万力会上表示,近年来,江苏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成绩显著:自2016年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20.9万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人之家”乡镇(街道)已实现全覆盖,共建立“残疾人之家”1817个,5816名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得到托养、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占总人数的30.1%。

江苏省还积极推动扶贫、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将低收入残疾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2018年,江苏2万多名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纳入低保;54.5万名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

不过,调查发现,目前残疾人扶贫的输血和造血功能依然失衡。许多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低保、“两项补贴”、困难慰问等政府保障性收入,政府输血脱贫占了较大比例。万力会上介绍,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目前全省贫困人口数为近58万,其中9.7万多人为残疾人。残疾人96%集中在苏北地区,其中重度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占70%。

扶贫易,扶志难。为了让残疾人真正实现自食其力,稳定脱贫。会上部署,今年,全省要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1万名(含辅助性就业),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100%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到2020年使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率达到60%以上。16-45岁未就业的建档立卡青壮年残疾人将被作为就业创业主体,实现正式就业和自主创业;重度肢体、精神、智力等残疾人,将通过辅助性就业给予其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