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问题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利于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其中,非遗为残疾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空间,残疾人可以通过培训掌握非遗知识技能,在实现就业的同时传承非遗文化,甚至可以带动其他残疾人共同创业就业,成为财富创造者和文化传承者。
5月19日是全国第29个助残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综合秘书处副处长周娜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支持残疾人非遗就业。
据记者了解,残疾人通过非遗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环境和社会认知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有助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收入,增加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丰富非遗产业的表现形式,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报告建议增强分类培训支持体系、扩大社会支持,残疾人非遗就业应该重质不重量,做到为残疾人真正赋能,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残疾人的灵活就业与社会融合。
残疾人就业与非遗传承存在互补
2018年1月23日,《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残联发〔2018〕6号)提出:“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领域和择业方向。
不过,非遗保护与传承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遗面临的诸多实际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非遗正面临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的发展状况,即当前非遗事业需要大量人才培养的投入。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后继无人、残疾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困难这一双重背景下,非遗相关行业可成为许多残疾人就业的新选择,即残疾人有望成为非遗艺术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据记者了解,残疾人就业与非遗传承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残疾人非遗就业为非遗和残疾人创造了真实效益,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但目前残疾人非遗就业发展规模较小,社会关注度较低,残疾人非遗就业项目本身还存在一些困难亟待克服。
其实,2012年,我国就已尝试过让残疾人从事非遗工作,到2015年,残疾人非遗就业进入萌芽阶段,许多手工艺类非遗,如剪纸、刺绣等传承人通过政府组织开始进行残疾人非遗教学,诸如“残疾人学习非遗改变人生”、“残疾人传承非遗”此类新闻报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样的现象激励着残疾人从事非遗传承,也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开始接纳残疾人,对残疾人就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鼓励性作用。从残疾人就业现状来看,残疾人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职业单一、薪资不高,可以在非遗就业中寻找解决和发展方法。另一方面,从非遗传承角度出发,非遗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缺乏稳定性等问题也可以从残疾人从事非遗工作中得到缓解。
“最美传承”助力残疾人非遗就业
虽然,目前残疾人非遗就业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尤其是手工艺类非遗项目有很多与残疾人结合的尝试,充分发挥了残疾人与非遗结合的优势,但还未有研究对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做进一步的探讨。
据记者了解,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往往对外界较为敏感,缺乏自信,有的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度依赖和自卑心理,很难走出家门。学习非遗技艺耗时耗力,较为辛苦,在对残疾人培训过程中,也出现了偷懒,怕辛苦,不愿意参与的残疾人。在制作非遗产品或产品销售时,部分残疾人产品稍有欠缺或销售量较少时,很难从自身找原因,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在明确自身问题上耗时较长。
以紫砂技艺为例,培养一个残疾人成为非遗传承人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培养费用较高,会出现学员流失的情况。部分残疾人在技艺学习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不到位,在制作产品过程中容易出现瑕疵品,机构还需要承担培养中产生的费用,造成机构成本增加。残疾人作为非遗传承人或学徒,需要参加行业交流或参加非遗展览,涉及现场制作费用、工作人员差旅费用、摊位租用费用等多项费用支出,投入较高且无人承担。
就此,51社保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行《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研究报告》发布研讨会,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传在残疾人就业领域的价值。同时,共同发起“最美传承”残疾人非遗传承项目,推动开展残疾人就业价值研究,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
周娜表示,“最美传承”项目是残疾人赋能项目,从就业角度出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传作为载体,改变大众对残疾人劳动价值的认知,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支持残疾人非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