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看精准 就业有“处方”
来源:《中国残疾人》 日期:2019-06-28 浏览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IMG_0765_副本.jpg

文_祝炜斌

“保姆式”培训 掌握一技之长

要对贫困残疾人做到精准帮扶,首先要对他们的基本状况能够精准把握。在助残扶贫的过程中,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需求信息,渭滨区残联在日常残疾人证办理的过程中,就注意将残疾人的生活需求、教育需求、辅具需求和就业需求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梳理,并逐个建立了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的作用,区残联通过村级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入户走访、采集信息、掌握动态,建立健全了全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残疾人要实现增收,最需要的是能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如何高效地开展残疾人的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渭滨区残联从残疾人的需求入手,通过集中连片培训与个别上门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村残疾人因地制宜做好药材、果蔬、经济作物等种植业和牛、羊、猪、鸡等养殖业的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依托土地增产增收的能力。

而在针对城镇残疾人的培训中,区残联则按照残疾类别和市场用工需求,依托省、市、区三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免费为有创业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提供电器维修、电子商务、中医按摩、手工编制等技能培训。同时,借助实施项目扶持、税费减免等多种就业举措,由区残联向企业推荐安置残疾人就业,并为自主创业和个体就业的残疾人提供支持,使残疾人稳定增收有了保证。

“处方式”服务 提升创业实效

由于每一位残疾人的残疾程度、特长以及就业需求愿望各不相同,要想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就需要从残疾人的具体特点入手,并结合当前市场的用工需求,准确对接,因人施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残疾人在创业就业过程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继而确保就业创业项目的准确性和对残疾人本人的适宜性。基于这样的考虑,渭滨区残联在就业服务工作中探索出“处方式”服务的方法,让残疾人逐步实现了稳定就业。

家住渭滨区高家镇庙坡村的任秒利,20年前因车祸导致高位瘫痪,家庭生活极为困难。“我虽然瘫痪了,但是智商不低、手还能动,能不能给我找个事干?”在区残联的一次基层走访中,老任向工作人员道出了内心的想法。随后,区残联工作人员多次与其本人和家人就他的创业就业意向和能力进行了“会诊”,并对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开出了“处方”,最终决定由区残联提供部分帮扶资金,让他在家中开办一个小商店及棋牌室。

没有经商经验该咋办?针对老任在就业之初的顾虑,区残联请来了一位农村商店经营者,手把手给任秒利传授经商知识,并帮助他、鼓励他树立自强不息、挑战不幸的信心。慢慢地,由区残联扶持购买的货架、货柜、麻将机安装到位,老任的家庭小商店正式对外营业了。为了能把老任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区残联又给任秒利扶持了1000多元的流动资金,这些精准有效的措施逐渐让任秒利打消了疑虑,树立起对未来的憧憬。目前,任秒利商店的月净收入已经由最开始的几百元增长到了现在的上千元。对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变化,老任心里有说不完的感激:“以前没事干,日子过得很苦闷。现在有了事干,心里充实多了,生活也有滋味了。”

而这一最先在老任身上开花结果的工作模式,也被渭滨区总结为扶持残疾人精准创业就业的“秒利模式”。目前,在渭滨区已经有168名残疾人在“秒利模式”的扶持下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造血式”扶持 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要使扶贫成果稳固长远,关键是要在帮扶初期就培养残疾人的“造血”能力。渭滨区残联在确定贫困残疾人有效就业、增产增收的工作目标时,将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和项目向贫困残疾人倾斜,通过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参与一项养殖、种植、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使贫困残疾人变被动受惠为主动致富。

从2013年以来,渭滨区通过采取残疾人个人申报、村镇审核、区级验收的办法,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残疾人“缩距奔小康”工程。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投入项目扶持资金236.8万元,实施“缩距奔小康”工程项目431户,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手工编织、电器维修、个体餐饮、日杂销售、公共服务等方面,残疾人家庭年均增收达到3000余元。而通过积极实施省级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自2014年以来,渭滨区已投入省级创业项目扶持资金44万元,共有88户残疾人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带动残疾人就业140余人,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残疾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除此之外,渭滨区还依托辖区内的残疾人蔬菜种植扶贫基地和多个养殖基地,分别设立残疾人销售服务点,为城乡群众提供绿色蔬菜和果肉蛋等产品,实现绿色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拓宽了残疾人致富渠道,扩大了残疾人就业面。

先“会诊”,再下“处方”,从残疾人的实际出发,从本地区的特色入手。渭滨区残联的就业扶贫举措,将“精准”二字落到了残疾人的身上,这不仅为全区困难残疾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推动当地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一汪“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