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暨第二十六个“国际消除贫困日”采访报道
来源:《中国残疾人》2018年第11期 日期:2019-06-28 浏览

据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在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残疾人仍有281万,约占10%,而贫困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还呈逐年上升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贫困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的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人群予以帮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由此,明确提出了贫困残疾人脱贫的具体要求,为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文/图_《中国残疾人》记者 徐俊星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基层残疾人和助残代表,围绕残疾人脱贫攻坚,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


2018年10月17日,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在京召开主题为“自强自立、脱贫光荣“的贫困残疾人脱贫事迹报告会。

贫困残疾人扶贫更要扶志

2018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同时也是第二十六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而贫困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做好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为了加大对残疾人自强脱贫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10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基层残疾人和助残代表,围绕残疾人脱贫攻坚,与中外记者进行了交流。河南省桐柏县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健、黑龙江省萝北县种植养殖脱贫典型刘洪霞、云南省腾冲市盲人谢侣、河北省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畅谈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见面会现场,28岁的视力残疾人谢侣几度哽咽。2011年,一场车祸导致他双目失明,“那会儿家里真的快维持不下去了,连吃饭都困难……”后来在当地残联助盲脱贫行动的帮助下,谢侣通过开按摩店,如今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可以通过双手养活整个家庭,让妻子和两个女儿过上美好生活。”

从黑龙江来的刘洪霞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她今年34岁,从事以五味子为主的庭院经济和黄牛养殖。2014年,她丈夫出了车祸。2016年,她的手又受了伤。两次变故让她和她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后来,在政府的帮扶下经营五味子,预计今年收入10万元,不仅可以脱贫,还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刘红霞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残疾人,能够参加今天的记者见面会,特别激动,今后我得再加把劲,把日子过得更好。”

对于残疾人来说,创业除了能靠自己的能力挣到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和健全人一样的价值。在这一点上,作为带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河北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深有体会。在当天的记者见面会上,贾茹拿出了一个由双创园残疾人制作的口罩,满含热泪地说:“我手里这个小口罩包涵了他们所有的梦想和希望,他们希望全社会都能给他们一个回应,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很了不起。” 15年来,贾茹一直从事助残扶贫事业,她创办的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走出了一条“以残带健,以弱爱强,兼顾日间照料”的家庭手工业脱贫新模式。


在国新办的记者见面会上,记者向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提问。


贫困残疾人脱贫事迹报告会吸引大批听众到场聆听报告。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

10月17日,为了不断激发贫困残疾人勇于脱贫的内生动力,加快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步伐,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在京召开主题为“自强自立、脱贫光荣”的贫困残疾人脱贫事迹报告会。

刚刚参加完16日国新办记者见面会的刘洪霞、李健、谢侣,与重庆市丰都县关都坝村残疾人李泽秀、四川省高县振武村残疾人万造均、贵州省福泉市残疾人王华银一同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报告会上,6位残疾人脱贫典型人物讲述了他们自强脱贫的生动故事,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强大力量,看到了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和自强不息的坚强毅力,体会到了他们珍惜劳动就业机会和命运改变的来之不易,更加真切地发现,他们在成功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的浓浓深情。

活动当天,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宣传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县残联的有关负责同志和40多家媒体参加了报告会。

“贫困是影响广大残疾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障碍,脱贫是贫困残疾人及其亲属最大的期盼。”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报告会上指出:“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中国残联系统在切实落实好各项助残政策的同时,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贫困残疾人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带领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脱贫实践,取得扎扎实实的脱贫成效。”

程凯希望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要以全国残疾人典型为榜样,弘扬自强自立精神,扬长避短,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增加收入、实现价值、创造幸福。

扶贫聚焦精准

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离不开广大贫困残疾人的自立自强,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引下,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纳入了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予以重点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1月29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单独章节要求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并提出将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范围;中国残联联合中央组织部等2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一系列残疾人扶贫的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超过500万的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300多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劳动技能; 8.3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保障,广大贫困残疾人及其亲属对如期实现脱贫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也随之建立,国务院制定实施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已有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相信不久的将来,广大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梦想终将实现。


残疾人脱贫典型人物说

河南省桐柏县付楼村残疾人

李健 48岁 肢体残疾

“人生的不幸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笔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当感谢命运赋予我的种种苦难。我们残疾人人残志不残。我们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云南省腾冲市残疾人

谢侣 28岁 视力残疾

脱贫致富等是等不来的,我们必须奋力一搏,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助盲脱贫项目给了我再次成功的机会,之后我也加入了助残志愿者的队伍,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才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重庆市丰都县关都坝村残疾人

李泽秀 56岁 肢体残疾

“我相信只要不向命运低头,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沟和坎,风雨过后,总会见到彩虹。我深知残疾人的艰难和无助,所以扶贫济困也是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残疾人应尽的一份责任,因为一个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

黑龙江省萝北县石虎沟村残疾人

刘洪霞 34岁 肢体残疾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奋斗拼搏的力量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我们要踏踏实实地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幸福。脱贫不是梦,越是贫困就越要和贫困打一场硬仗!”

贵州省福泉市残疾人

王华银 肢体残疾

“为了让自己‘活出个样子’来,活得更有尊严,我和大多数残疾人朋友一样,选择自己创业,自主奋斗。尽管在奋斗的过程中,有过坎坷和风雨。但是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家人的鼓励,还有社会上好心人的很多帮助。正是这些关心和帮助,我才走到了今天。”

四川省高县振武村残疾人

万造均 45岁 肢体残疾

“俗话说:‘再长的路,一步步地走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脱贫致富需要党的领导和关怀,需要各级干部的关心和帮扶。但我认为,更需要我们自己树立自力更生、励志图强的雄心壮志和冲天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