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不妥协 牵手残疾人共谋幸福
――泽泉乡泽泉村村民魏菊森创业略记
全媒体记者 彭招峰、易聪
15岁先后在几家农场、养殖场打工,18岁进入生猪养殖行业,魏菊森克服身体残疾,在2008年开始自主创业。虽然几经波折,但如今他已建起了价值千万的家庭农场,不仅成为家人遮风挡雨的港湾,还为10多位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创收渠道。
“一颗瓜苗两根主藤,一根藤爆出来的这种小分支,就要把它剪掉,如不剪掉多了西瓜就不大了……”日前,魏菊森在他所‘创办’的农场给工人讲授晚熟西瓜的剪枝要领。盛夏时节,虽然西瓜大棚里异常闷热,但大家学习工作的劲头却一点不减。交代完事情后,魏菊森来到另外的大棚里,和工人们一起翻地,为接下来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做准备。
魏菊森是泽泉乡泽泉村明森家庭农场场主,除了大棚果蔬,还有生猪养殖、水稻种植等产业。今年38岁的熊菊森,5岁时由于外伤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受影响。眼睛受伤后,他的自卑感越来越重,学习也越来越差。初中毕业后,他就到本地的农场打工。2008年是生猪养殖的黄金时期,看着老板的养猪场赚的钵满盆满,魏菊森非常羡慕,萌发了强烈的创业念头。
为此,魏菊森开始到处筹钱。他告诉记者,当年他从银行贷款了4万元,从亲戚朋友处借了6万元,加上自己多年打工存下来的一些积蓄,一共筹集20多万元。2009年,魏菊森信心满满地在自家后山上建起4栋猪舍,开始创业。然而,2010年,生猪养殖行业进入低迷期,又加上完全没有应对风险的经验和技术,他赔光了所有,关停养殖场。
“当时很艰难,我跟我老婆两个人,当时也出去打了半年工。因为欠外面这么多债务,我感觉打工来还外面的债务确实很难。后来想一想还是回来吧,2011年上半年自己又回来创业。”魏菊森说,回来后,他和爱人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在猪栏里忙活,跟着有经验的养殖场、饲料厂学习。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短短一年,熊菊森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2011年的时候行情很好,卖到10元一斤,我拉一车猪出去就卖了10多万元。到了2012年,基本上把亏的都赚回来了,自己也做了一套房子。2013至2014年又把猪栏扩建到7栋。2016年就开始投入大棚蔬果这一块,投入到现在有3年,发展的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魏菊森对几年来自己的创业经历很是感慨。
现在,魏菊森的农场有400亩,年出栏生猪1600头。赚到钱过上好日子的魏菊森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越来越关注身边同为残疾人的朋友们,他主动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到农场做事,倾囊相授种养殖技术,希望他们能够有一技傍身,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家人。现在他的农场聘请了20名村民务工,其中有16人为残疾人。陈东金是该农场工人之一,他左眼视力全无,右眼高度近视。目前他已在这里工作两年多,每个月有3000块钱的工资,也进一步增加了家里的收入。
“主要是想增加我们这些残疾人的收入,真正帮助他们脱贫。今后,我想进一步壮大猪舍规模,吸纳更多的残疾人。他们拿到工资以后,他们的生活将得到改变,也就有积极性去创业。”致富后的熊菊森不忘回赠社会,也始终没忘记他们这个群体。
声明:凡本站转载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分享。如对版权有任何疑问,可电邮联系cjrjob5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