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王雁)残疾人成为非遗项目的学员,制作工艺品将转化成产品,从而实现靠自己能力吃饭。今日,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委员会、广州市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匠心传善塑未来”特殊非遗传承者培育计划发布会在非遗博物馆举行,据悉,培育计划已经开始,有兴趣的残疾人可以找当地残联或者街道工疗站进行报名参加非遗项目的免费培训。
非遗项目拟助力残疾人就业
在众多残障类型中,心智障碍者是残疾人里就业最难、就业情况最差的人群,一旦离开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后,面临的将是“毕业即失业”的窘迫现象,因为自身障碍难以融入社会,导致他们生存压力大、家庭负担重。另一方面,为了让非遗得到传承与发展,不少非遗传承者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而“特殊非遗传承者培育计划”,与各非遗大师工作室合作,拟开展各类非遗工艺制作培训班。培训班将对接各个残疾人机构,希望从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非遗手工艺者。通过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扶持他们就业从而更有尊严的立足于社会。
据主办方介绍,特殊非遗传承者培育计划,与非遗项目广州灰塑、松桃苗绣、丹霞红豆编织、乞巧节、扒龙舟、广绣、广彩、岭南古琴艺术合作,在发布会现场,广州灰塑、松桃苗绣、丹霞红豆编织、乞巧节、扒龙舟的传承人分别向在场观众介绍各自的非遗项目,并设置了非遗展示摊位,吸引了不少人前去体验非遗手工艺品制作。
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
越秀区残联办公室主任任莉表示,目前越秀区已经有6名残疾人参与了广州灰塑的培训。“在尝试阶段,已经为这6名残疾人培训了三次,从培训的效果来看,这6名残疾人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工艺品了。因此,尝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据其介绍,项目将筛选一些动手能力强的残疾人参与,将来将其制作的工艺品转化成有社会效益的产品,从而实现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
蔡女士是一名全盲的残疾人,6月30日,她也来到了现场体验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我27岁开始全盲,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我做过盲人按摩的工作,在业余时间我还在工疗站工作,做手工艺品。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触感能力强。只要给我珠子、告诉我要求,我就能做出要求的效果。我做手工也已经八年了,一开始的时候,因为看不见,确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学习,琢磨,如今,凭感觉、凭经验,我能做出很好的成品。听说,现在有非遗项目的体验,我就来了解下,参与培训,多一些技能。除此之外,我业余还报了一个产后妈妈修复的班,主要学习推拿,帮助产后妈妈减肥。”蔡女士告诉记者,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她都会参加。如今,她已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
越秀区残联办公室主任任莉称,广州市只要对非遗项目有兴趣的残疾人都可以找到当地残联或者街道工疗站或残疾人其他机构进行报名参与免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