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手走路的王昭权是贵州当地的“牛人”,有低保、精准扶贫等政策支持的他本“衣食无忧”,但勤劳本分的他仍自力更生养牛,年入数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初春的早晨,四坳村显得格外宁静。王昭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扫圈舍,给牛喂食。干完这些,王昭权系着牵牛绳,背上镰刀,把水牛赶上坡,人在前面爬,牛跟在后面,和谐而自然。
现年47岁的王昭权是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人,他坚持养牛十多年,凭着一股倔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当地脱贫中最励志的典型。
王昭权有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五,6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只能依靠双手、右脚在地上爬行。勤劳踏实肯干,这是村里人对王昭权的评价。每天起早贪黑,像一匹永不疲倦的“骡子”,不是在喂牛,就是在地里干活。提起王昭权,村里人没人不竖起大拇指。
2007年王昭权成了村里第一批低保户,享受二类低保,这些年低保金从每月40元上涨到310元。在村民看来,王昭权算得上“吃穿不愁”,但他没停下来,养牛猪、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沙子坡镇四坳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9亩,林地面积1160亩,森林覆盖率为65%,草料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养殖业。小学艰难毕业的王昭权有了养牛的想法。
经过反复思考,王昭权把养牛的想法抛出,随即遭到家人的反对,家里只有弟弟老六一个人站出来支持。最后,还是老六说服了一大家子人,养牛才得以顺利进行。
东挪西借凑几万元钱,王昭权买了10头牛,开始养殖。把书本上学到养牛知识与环境要素结合起来,王昭权采用了“放养+圈养”模式,通过精心管理,王昭权的牛也长得格外壮实。
勤劳就有回报。一年后,出栏了6头牛,还上了欠债,还略有盈余。同年,政府补贴6500元对王昭权的房子进行危房改造,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图为王昭权在新房院子里准备牛草料。
王昭权左脚依偎右脚,呈半蹲姿势,左手稳着撮箕,右手撒玉米面,搅拌混匀后,装好草料,一瘸一拐的驼着草料向圈舍走去,这一切麻利而自然。
为了上坡放牛方便同时也保护手不受伤,在放牛的过程中,王昭权自已制作了弯拐木和橡胶垫子来保护双手,以便在上坡放牛时“走”得更快。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2015年秋天上山放牛,回家的时候天色经暗下来,驼着一捆柴,一不小心,来了个人仰柴翻,手被划开一条长长口子,持续一个月才痊愈,在兄弟们的帮衬才渡过了难关。”王昭权回忆说,直到现在手上疤痕还清晰可见。
王昭权多年来练就的“驮功”,物体仿佛与他融为一体,行进中不会滑落。“最初养牛的时候,牛儿不听指挥,满上坡的乱跑,找牛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只需要吆喝几声,牛就能主动从对面山上赶过来。” 王昭权说。
村里有一条不宽不窄的小溪,王昭权牵着两头牛熟练通过。通过多年爬行,上山的路哪儿高低起伏、哪儿迂回转折王昭权也已经烂熟于心。
后来王昭权买了机器,轧牛饲料轻松了很多。2015年,村里又把王昭权列入兜底贫困户,享受精准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在政策的帮扶下,“衣食无忧”的王昭权每天依然努力地干着自己的活。
在政策的帮扶下,王昭权享受5000元的养殖补助。2017年,王昭权又利用精扶贷又买了三头牛,到现在存栏牛有12头,仅养牛一项每年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
邻居们打趣王昭权说,你一个吃饱,全家不饿,还有国家养着你呢,你不用那么拼命嘛。王昭权却说,现在残疾人有很多保障,政策又好,不能只靠等,还需要自己多干点才能有更多的收入。
2018年1月,王昭权向村委会递交了脱贫申请书,并希望成立养牛合作社,带领周边乡亲一起脱贫,共同过上好日子。同时,他还想开辟一片经济果林,让致富多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