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招聘残疾人,如何再加把劲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8-10-29 浏览
从没人敢接收到许多门店抢着要,短短半年中,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5名残疾员工通过上海市首次国有企业定向招聘残疾人服务项目进入牛奶棚食品公司,2016年底评选公司优秀员工时,两个片区不约而同地破例申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的残疾员工为候选人,最终,其中一人从1000余名员工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
  “牛奶棚”定向录用残疾人试水成功,这对不久后即将第二次举办的市级定向招聘项目和各区残联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来说,都像是一针强心剂,成为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第一次招聘,上海5大国企集团联袂拿出100余个岗位,为何最终录用的仅有6人,且5人集中在“牛奶棚”?
  国企定向招聘2015年破冰
  在2015年前,上海全市的国有企业并没有集中针对残疾人进行过定向招聘,只有少数企业自发招聘少数人。直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特别是上海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垂范后,国有企业定向招聘才开始破冰。
  2015年,嘉定区残联和区国资委联合推出“国资企业专项招录残疾人大学生”实事工程,截至目前,共有8名残疾大学生被嘉定区国资系统下属企业招录,岗位包括文员、财务、网络工程师、物业管理等,享受合同制员工待遇,缴纳五险一金,平均年薪约为50000元。
  2016年5月,上海市残联在“2016年上海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首次组织国企大规模组团招聘,录取6人。不久前,在“2017年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中,杨浦区的8家国有企业提供了50个定向招录残疾人的岗位,延吉物业和杨浦区环境发展公司招录了一名肢体残疾人和一名听力残疾人,分别从事财务和档案管理工作,两人的税后月薪从过去在私企的3000多元上升到5000多元。此外,还有四名残疾人通过复试,正在等待录取结果。
  残疾员工加倍努力受认可
  在宝山牡丹江路上的“牛奶棚”操作间里,钱晓琴正在醒发面团。因为搭档临时有事回老家,室内十分安静,只有面团落在案板上发出的“砰砰”声。店长过来找她说事,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小黑板写了起来,其间还间杂着几个手语。公司人事经理张坚毅正好来巡店,他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姑奶奶辛苦了!最近怎么样啊?”喜欢在微信中自称“姑奶奶”的钱晓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在黑板上“回答”:“今年我评上了优秀员工,以后要更加努力!”
  钱晓琴是2016年通过定向招聘来到“牛奶棚”的聋人,此前,她在毛纺厂、纸品厂都工作过,但最喜欢的还是现在的面点师工作,不仅是因为工资比过去高、离家比过去近,更因为店里的环境很好,大家都很尊重她,没把她当成残疾人。就拿张坚毅来说,公司1000多个基层员工中,只有钱晓琴他们几个残疾员工有他的微信,他常在微信上关心他们的工作。因为对残疾员工特别关注,公司同事见到张坚毅常会问他“你的几个女儿怎样啦”。
  钱晓琴们获得的尊重和认可是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公司刚招进残疾人时,门店店长们都担心,因为门店员工的收入都是与工作业绩挂钩的,他们问张坚毅:“招个残疾人进来,我到底是照顾他好,还是做生意好呢?”
  但是,残疾员工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别人学一遍能学会,他们就学上五遍、十遍,直到学会为止。就拿钱晓琴来说,当学徒时,每天上午7时要赶到西藏路门店,家住宝山的她要提前一二个小时出门,听不见闹钟,只能靠感觉起床,因此,常常整晚睡不好,然而,她一次也没迟到过。后来,她很快成了全能面点师,让搭档的老员工情不自禁地说“她这么行,我都要下岗了”,店长们也一改观念,追着张坚毅问“还有残疾人员工吗”。
  国企招人还需有岗位定制
  钱晓琴们在“牛奶棚”证明了自己,但更多残疾人还缺少一个被证明的机会。而有的国有企业,还存在不了解残疾人、缺乏岗位定制等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安排肢体残疾人经常跑银行办理票据往来,有的企业把肢体残疾人安排到四楼且没有电梯上下的办公室,有的则要求“高学历、形象佳”,这都会影响招聘和后续的就业。
  专家建议,国有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定制岗位,加大定向招聘力度。从外部环境来看,则应加大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奖励和惩处力度,同时,加强对国企安排残疾人的就业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残疾人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适应国企需求,让更多残疾人拥有打动国企的“敲门砖”,实现国企和残疾人的双赢。(本报记者 孙云)
声明:凡本站转载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分享。如对版权有任何疑问,可电邮联系cjrjob5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