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魄公益-中国特殊教育,有这一群人在,残障人士才有希望
来源:华声在线 日期:2018-11-22 浏览

11月13日至14日,全国特殊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岳麓论坛暨长沙市特殊教育110年回顾展在长沙开启。

全国知名特殊教育专家、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和机构代表、特殊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企业代表等30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论坛会上,国家督学李天顺等专家学者带来专题讲座,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磊等作经验分享,北京安华学校校长龙建友先后作主题发言。

论坛上普遍的观点是:教育部门,要保障每位残障人士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材施教,给他们生活技能、生存技能,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残障人士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才施教。

数据显示,我国有残疾人近8500万,每年新出生残疾儿童近20万。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有2000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有39.49万人。在特教学校学前班(部)就读的残疾儿童近1万人,此外,有近万名残疾幼儿在普通幼儿园随园就读。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近5万人。

我们来看看在这次国家级的专业的论坛上,大咖们都带来了哪些真知灼见?

【构建特殊教育体系】

作为特殊教育而言,要认真研究如何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特殊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和每一项工作。尽管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都是有特殊需要的残疾孩子。但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育人的目标是不变的,我们必须结合残疾孩子的特殊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要注重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将其认真落实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要使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人员,都能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理论到实践走出一条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路。——李天顺 教育部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

我们要认识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而开展的。在特殊教育领域,这一问题更加重要。——王辉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形成满足学生个别化教育需求的校本化课程】

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整合、重构、拓展形成满足学生个别化教育需求的校本化课程。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个性特点设计外围课程,职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或通过职业康复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

康复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康复训练对学生进行缺陷补偿,促进儿童运动、感知、沟通等能力向同龄正常水平发展,为高一阶段的学习发展奠定先备技能基础。优能课程主要目的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发展其优势能力。预职课程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前的准备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初步的职业学习体验,培养其职业兴趣和先备技能,为下一阶段的职业教育专业选择和学习奠定基础。——王磊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教学实践中多元评估】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元评估,形成“一生一评估”;按需设置,形成“一生一课表”;研判教学,形成“一生一目标”;关注能力,形成“一生一内容”;根据需求,形成“一生一学法”;贯穿全程,形成“一生一评价”。——沈志萍 上海宝山区培智学习

【对个人进行个别指导、在教室内联合授课】

自闭症研究中,我们根据自闭症儿童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在教室内联合授课的组合是一巨大特色和创新;在明确区分智力残疾儿童的残疾特征和伴随智力低下自闭症儿童的障碍特征的基础上,在培智学校中,明确表示要一起接受教育的想法和关怀,这是极为重要;在制定基本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基于自闭症儿童的评估,以参考课程为参考下一个目标,说明这一课题极具实用性。——姚俊 宁波市达敏学校

(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朱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