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7月10日电(记者高文成)生在贫困山区,又天生聋哑,陈红帅和彭霞似乎没有得到命运的眷顾。可是今年,他们在一家从沿海转移到内陆的鞋厂做起了针车工,在“家门口”就能拿到稳定的工资。
近年来,由于中国沿海地区劳动成本上升、产业转型升级,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中国大陆内地转移。紧靠广东省的湖南省,成为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这些转移企业为湖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七月初,武陵山脉里的湖南省慈利县,天气闷热。一家鞋厂的缝制车间里,三百多台针车同时作业,整个厂房里一片嗡嗡作响。陈红帅和彭霞听不到这个声音,他们眼睛盯着针尖,手上推着鞋帮,格外专注。
今年33岁的陈红帅在鞋厂工作快四个月了,他的身边常备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量,也是他和别人交流的工具。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年纪大了,种田的收入不多。
陈红帅和记者交流,也是靠写字和打字。他原来在村里做理发师,是同学告诉他这里有工作机会。他“告诉”记者:“更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挣的钱多,同事们也很和善。”
陈红帅正在工作。
针车工需要细致,是工厂里的技术活,大部分都是女工。虽然双手原来是拿电推刀的,可操作起针车来,陈红帅还是感觉“有点难,要好好做才能做好”。当初学用针车时,师傅先是给他示范,又把步骤要领写给他,陈红帅每天睡前都要看上几遍。
陈红帅家离位于县城附近的鞋厂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工厂要求八点前上工,他每天六点起床,为了能提前半小时开始工作。到鞋厂工作后,他的收入不仅多了,更重要的是稳定了。
彭霞家里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也是聋哑人。去年,她和丈夫在深圳的电子厂里打工,可丈夫因为手受伤只能回家打零工,她也被叫回来照顾家人。孩子越来越大,彭霞看家里只有丈夫一个人赚钱,在家里也待不住了,想着在慈利找一份工作。
鞋厂刚开业招工时,她就报名了。她“告诉”记者:“招工的老板还对我笑了,说欢迎我来上班。”
彭霞(左)和车间主管赵双玉(右)通过写字交流。
彭霞很喜欢这份工作,每月工资两千多,为了上班方便,她平时就住在鞋厂宿舍。在家乡工作,看女儿的时间也变多了。
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陈红帅和彭霞每月的工资稳中有升,他们都有信心今年帮助家里摘掉贫困的“帽子”。
因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较多,陈红帅和彭霞所在的鞋厂还被授牌了“慈利县就业扶贫车间”,公司把这块牌子挂在了车间的大门口。
公司负责人胡国太就是慈利本地人,他靠在佛山开办鞋厂起家,后来又把产业转移到了越南。家乡情怀和优惠政策让他选择带着自己的鞋厂回到这里。
胡国太“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刚成立半年,员工只有400多人,其中83人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超过20%,员工都是同工同酬。
帮助贫困劳动力“学一项技能,找一份工作”成了慈利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2017年以来,慈利县联系外地企业,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10852人,还有10242名贫困劳动力在本地“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陈红帅和彭霞现在工作的车间只是鞋厂租用的。“等正式厂房建成了,能帮更多的贫困户学会制鞋的手艺在这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胡国太说。
(图片为新华社记者高文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