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作为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近年来,云南省从盲人群体的就业特点切入,通过开展“助盲脱贫”行动,为当地盲人走出家门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由此摸索出一条针对盲人的精准脱贫之路。
云南省残联通过与在盲人按摩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合作,在将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盲人学员的同时,也为其构建集培训、实训和就业于一体的服务机制。
文/图_云南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
整理好按摩床,穿上白大褂,家住云南省永善县的盲人小伙周兴松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现在周兴松已经有两家按摩店了,生意是越做越红火。然而,就在几年前周兴松的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样子。由于意外事故导致眼部受伤,加上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周兴松的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仅剩微弱光感,这让周兴松一度陷入绝望。但是在云南省残联和云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助盲脱贫”行动的支持下,周兴松的生活有了转机,不仅通过培训熟练掌握了按摩技巧,还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对店面进行了规范化改造。现在周兴松的按摩店一天就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而他也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气。
周兴松只是云南省众多在残联帮助下顺利就业的盲人中的一位。从2016年以来,云南省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充分运用各方社会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助盲脱贫”行动,取得显著实效,也探索出了盲人群体脱贫奔小康的有益经验。
部门联动 聚力脱贫增收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作为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贫困残疾人作为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更成为近年来云南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云南省现有残疾人288万,其中视力残疾人54.7万人,受文化程度低,残疾程度重等因素限制,很多盲人不敢外出接受培训,加之目前近80%的视力残疾人还生活在农村,受思想观念影响,不少盲人家庭不愿让盲人外出打工,这进一步制约了盲人就业工作的开展,也让很多盲人难以通过自己实现脱贫增收。
为了切实解决好盲人群体的就业难题,使盲人能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脱贫增收。自2016年起,云南省政府组织省残联、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对盲人这一处于深度贫困而又特殊的群体进行反复调研、论证,最终确立了由省残联、省扶贫办牵头开展实施“助盲脱贫”行动计划,制定下发了《云南省开展“助盲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就基础信息摸底调查、盲人保健按摩机构量化分级管理等予以规范。为了保证“助盲脱贫”行动计划有效实施,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其列入本省“十三五”扶贫目标任务(2016-2020)并督导执行,而云南省残联党组、理事会也将“助盲脱贫”工作列入省残联重点工作,通过与各州(市)理事长签订“助盲脱贫”责任书,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层层推进,确保工作予以落实。
“‘助盲脱贫’行动主要根据视力残疾人的特点,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同时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管理,改善盲人就业环境,最终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解困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云南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而伴随着该项行动在云南全省16个州市的展开,计划实现在“十三五”期间,培训扶持贫困盲人1万人次,扶持建设500家盲人规范化按摩店,扶持建设10家盲人医疗按摩诊所的目标。
社会参与 创新帮扶机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市场上对保健按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盲人保健按摩由于培训时间短,投入小见效快,也成为很多地方盲人就业的主要方式。然而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经营成本逐年增加,盲人按摩行业的发展也逐渐陷入瓶颈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在开展“助盲脱贫”行动时,云南省残联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通过与在盲人按摩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合作,在将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盲人学员的同时,也为其构建集培训、实训和就业于一体的服务机制。
例如,在经费保障方面,云南省对列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库”的盲人按摩培训按照每人7000元标准提供所需经费,经费由省扶贫办、省残联、相关企业按照相应比例共同负责。对未列入数据库的盲人培训经费,则由省残联、民政、人社等部门和参与企业分别给予补助。培训结束后,也由相关企业为盲人学员安排和推荐就业,并对其做出培训后的盲人稳定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要求。
除此之外,云南省各个市州,也在推广“助盲脱贫”过程中因地制宜借助多方力量参与其中,使盲人学员在经费、技术等方面得到保障。如临沧市,针对盲人首次创业缺少资金,无管理经验的实际困难,采取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系,由各县(区)残联担保的方式,对盲人给予1万~2万元贴息贷款,并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1000元~1500元的一次性创业扶持资金。迪庆州则与北京市残联达成“助盲脱贫”行动盲人按摩师帮扶计划,帮助藏族盲人初中学生完成吃住学全免费的高中阶段培养和教育,并推荐其就业。
规范管理 提升品牌效应
“助盲脱贫”行动在云南省的逐渐推开,让盲人朋友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并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盲人进入这一行业,如何使盲人按摩做到规范有序,就成为云南省残联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在市场上形成品牌效应,我们为盲人按摩店注册了统一的商标,并设计了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logo,这样顾客们只要一看就能记住我们盲人按摩店的形象了。”云南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为了使盲人按摩做到规范化,云南省残联对帮扶建立的盲人按摩店进行了规范化改造,除了标识之外,还对建设标准、门头设计、服装设施和管理制度等都进行了严格统一。此外,还按照每店装修改造一次补助5000元,持续经营的按摩店连续三年每年补助2000元的标准进行支持,从而使盲人按摩店的硬件设施焕然一新。
考虑到中高级盲人按摩技师缺乏,品牌效应不强的问题,云南省又实施了“百名优秀盲人按摩师”人才培养计划,分年度选派省内100名优秀的盲人按摩师分批到北京、长沙以及省内知名的按摩院和机构进行学习,并借助按摩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盲人按摩师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云南省盲人协会也会定期开展交流会,通过组织盲人技师分享服务心得,使他们彼此之间能够取长补短,有所助益。
由政府引导,各部门共同发力;以就业为本,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其中——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云南省逐步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盲人群体的就业增收之路,而伴随着“助盲脱贫”工作的继续深入,越来越多的盲人也将走出家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