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董慧芳
职业技能培训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各地残联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精力。然而从实际效果看,各地培训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首先表现在机构与残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培训信息发布途径单一,一些残联就业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残疾人培训意愿和需求,这导致一方面是残疾人希望得到技能提升却不知哪里可以培训,另一方面是部分残疾人反复参加各类培训而不主动就业,浪费了培训资源。其次,当前培训机构的管理还不够规范。
以浙江为例,从现有情况看,培训基地在培训需求策划、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培训方案、评估流程、跟踪机制等都有待改进。各级就业机构在指导考核方面也存在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不符的问题。再次,由于市场调查、需求对接工作还不完善,对培训的前瞻性、长期性、系统性、实用性、效益性的把握较欠缺,这既有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应付培训任务指标的原因。一些地区还存在为把完成年度培训任务指标、培训预算资金用完而培训的现象。此外,在各项培训中虽然也有订单培训等模式的探索,但大多以岗前培训为主,除了盲人按摩培训以外,各项培训的就业率依然不高。
培训管理如何才能更规范?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残疾人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残疾人就业机构,特别是省级残疾人就业机构,需要找准立足点,提高对技能培训的认识,进一步理清培训思路,规范培训管理,切实做到精准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而要培训管理规范化,首先需要对培训定位进行规范。在定位上,按照分层、分类、分项目培训的原则,做到省级抓高端示范培训、市级抓特色带动培训、县级抓实用普及型培训的培训格局定位,并对培训项目进行归集、分类,使省级技能培训立足高端、特色、中长期项目,或委托区域经济特点明显的市、县级残联承担全省培训任务。同时,应对各级培训作出明确要求,所有项目的培训从培训承办机构的教学条件、实训条件、培训计划、实训内容、培训管理制度、绩效评估考核及培训后的跟踪机制、就业率、实名制归档等制定量化的细则规定,并不断完善。而在培训信息的管理上,应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实名制系统,实现国家、省、市三级残联和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无缝对接,逐步消除信息重复输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及时。
好的培训项目要怎样确定?
在当今社会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往填漏补缺的工作状态已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水平的残疾人对职业类型的需求存在差异。例如,中年残疾人倾向于接受传统、手工制作类、种养类培训项目,青年残疾人则更倾向于参加高端、特色、新颖的培训项目。这就需要各级残联在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创设相应的培训项目。
当然,在培训项目的设置上也可根据就业情况进行安排。如可对残疾人中新成长劳动力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开展专项技能或初级技能培训;也可由用人单位依托当地培训机构,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技能需求,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对新录用的残疾职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或高技能人才培训;同时也依托培训机构,结合产业发展,对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残疾人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
此外,培训机构在设置培训项目时也可从各地的区域特色切入。如在浙江,杭州是动漫之都、茶都,富阳是造纸之乡,宁波是中国模具之都,义乌是小商品集散地等,根据各地区域特色设置培训项目,不仅可以共享培训就业资源,还能得到政府的相关支持。
培训内容怎样才能更实用?
技能培训,重在实用。而推广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培训实例,是带动各地效仿并帮助其实现培训创新的有效方法。浙江有良好的创业土壤和环境,残疾人电商发展迅猛,杭州借助电子商务之都的地利,较早地开展淘宝云客服等电商培训,涌现出一大批居家就业的残疾人典型。通过推广这些已得到市场检验的就业创业实例,无疑有利于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实现。
培训内容做到实用化需要在内容选择上更符合残疾人的就业意愿。这就需要注重考虑受训残疾人自身发展的要求,重视残疾人个人职业设计和就业能力评估,对有意向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给予就业能力评估服务并予以相应的建议,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及就业方向,开展兴趣与优势对口的职业技能培训。
而在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残疾人进行政策法规培训和励志教育,政府及残联出台的各项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残疾人,培训要立足促其知规守法,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素质,调动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
培训多样化,应当怎么做?
随着市场对务工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探索培训的新形式新载体势在必行。只有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积极发现探索适合残疾人从事的项目作为培训载体,才能让职业培训具有生命力。如,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云客服和网络安全监督员项目,原先的目标人群是大学生群体,然而在推广过程中逐渐发现,残疾人在稳定性和持续性方面比大学生更加具有优势,这也就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
在互联网上的就业渠道。近些年,从国家到地方都会举办一系列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而从历年的竞赛来看,残疾人群体中确实藏龙卧虎。加强残疾人工匠人才建设,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培育残疾人工匠精神,将是今后培训的一个方向。借助相关竞赛,配合展开技能培训,加强残疾人工匠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普及提高残疾人技能,可以使培训、竞技和就业相辅相成。
浙江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浙江省很多社区也成为非遗项目的新载体,在非遗项目依靠社区得到良好保护和传承的同时,社区也因非遗项目的入驻而受益。而支持听力和肢体残疾人以拜师学艺的方式学习掌握非遗手工艺,也成为开拓残疾人技能培训新形式的又一举措。
除此之外,我们应注意到,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使技能培训得到专业的培训体系支持也是实现培训方式多样化的有效方式,而通过引进专业培训机构,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对残疾人开展职业培训,或通过寻求社会知名企业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帮助,也将是今后培训的方向和支撑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