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脱贫的“甜蜜”之路——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残联养蜂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残疾人》2019年第6期 日期:2019-07-02 浏览

要保障贫困残疾人真脱贫、不返贫,发展产业是必由之路。而要让扶贫产业“落地生根”,遵循市场规律,紧扣“优势”做出特色,才是最终让贫困残疾人稳定增收的有力之举。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残联,通过立足本地区自然条件和残疾人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养蜂业,使贫困残疾人走上了“甜蜜”脱贫的道路。


在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种蜂蜂箱后,阳曲县残联还会组织专家挨村挨户提供指导,现场演示解决难题,帮助残疾人掌握养蜂技术,化解他们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

文_山西省太原市残联

三箱优质蜜蜂能干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贫困残疾人的回答是:能让一个贫困残疾人从此脱贫,走上脱贫致富路。

家住阳曲县黄寨镇城晋驿村的建档立卡户李改香身有残疾,因身体条件一度对脱贫不抱希望。2017年4月,李改香与同村7位贫困残疾人免费领到县残联扶持的21箱优良蜂群,零投入起步互助养蜂,仅仅一个月就靠摇出的蜂蜜获利。逐渐积累了经验后,李改香又代养了别人家的两箱,一年下来产蜜150公斤、繁殖蜂群10箱,全年收入达到了1.6万元,头一年就尝到了养蜜蜂脱贫致富的甜头。

在阳曲县,像李改香一样靠养蜂赚钱的贫困残疾人还有161位。从2016年起,阳曲县在山西省残联、太原市残联和阳曲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县域自然条件和残疾人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养蜂业,从而探索出当年见效、持续稳定的针对残疾人贫困户的“甜蜜”扶贫之路。

找准项目 发挥产业优势

残疾人扶贫的关键在一个“准”字。因此,在开展产业扶贫过程中,如何选准主产业就成为阳曲县残联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阳曲县地理环境独特,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蜜源植物尤为突出,这使得阳曲县发展养蜂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由于养蜂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加之省时省力好管理,适合残疾人的身体特点,所以在经过县乡村三级广泛走访调研后,阳曲县残联最终将当地的残疾人帮扶项目确定为蜜蜂养殖。

项目确定了,还要定区域。蜜蜂养殖受区位影响明显,区位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残疾人收益的多少。在项目推进中,阳曲县残联邀请相关专家根据县域植物生长情况、村庄周边生态状况、蜜源资源进行了筛选,将开展养蜂项目的村子都选在半径2.5公里范围内蜜粉资源充足的地方,使养蜂项目尽可能覆盖到周边的偏远山村。

为了让更多贫困残疾人通过蜂产业受益,阳曲县又确定了“整村推进”的思路,将有意愿发展养蜂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不分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全部纳入帮扶范围,并为其免费发放蜜蜂和蜂箱。如在泥屯镇东青善村推行的“村委+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方式,就由村委会出面聘请高水平的养蜂能人,对全村15户45箱种蜂集中管理养殖,所得利润由贫困户共享,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贫困残疾人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加入项目的隐忧,也让贫困残疾人的收入得到了保障。

“为了保证相关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我们还对帮扶人进行了把关,由党员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阳曲县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介绍道。据了解,在开展产业扶贫过程中,阳曲县残联还将基层党组织助残工作融入其中,对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确定一名党员结队帮扶,通过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帮扶措施,使扶贫举措落到实处,仅2017、2018两年就有16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助残扶贫,90%以上被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实现稳定脱贫。

对“症”施策 提升帮扶成效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要做到精准,除了要在产业选择上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更要根据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对“症”施策。

“在实际帮扶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劳动能力和创业愿望进行分类,然后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帮扶模式进行扶持。”走访中,一位残联的扶贫干部这样说。

如,对残疾程度较低,个人能力较强、会管理、爱钻研的残疾人,阳曲县残联就采取了直接帮扶、自立自养的方式,通过对贫困残疾人提供种蜂,帮助其独立创业。当地残联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为每名残疾人提供3箱优质种蜂计算,每个蜂箱能摇蜜60斤,当前的市场价是20到30元一斤,这样一来,到今年初秋时节,光蜂蜜一项就能至少收入3600元。而通过蜂群繁育,到来年春天,3箱种蜂可以发展到9箱,以一箱蜂600元计算,又能收入5400元,这样一来仅一年时间,残疾人就能收入9000余元。

蜂群养殖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残疾人受文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在养殖初期往往会遇到一系列技术瓶颈。因此,在扶贫过程中,阳曲县残联又探索了“互助共养”的模式,由贫困户中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技术的养蜂大户帮助养蜂,被扶持的对象以帮工换技术的方式进行饲养,二者由此实现互利互赢。

家住在阳曲县高村乡河庄村的曹喜明正是“互助共养”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他与同村其他建档立卡的残疾人结成互助合作小组。平日里,由曹喜明负责养蜂管理,其余残疾人则在农忙时种地帮工,每年年底时曹喜明则将蜂蜜收入按照帮工成员人数进行分配,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养蜂效率,也使互助组成员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升。

除此之外,针对完全没有养蜂能力的重度贫困残疾人以及残疾程度较高的偏远山村,阳曲县还推出了将蜂群托养给养蜂大会或蜂业养殖基地,贫困户以蜂入股分红的模式,使残疾人在养蜂扶贫过程中获得实惠,真正确保贫困残疾人脱贫“一个也不能少”。

多方扶持 激发脱贫动力

扶贫助残要见实效,除了要在产业培育上做文章,还要在机制保障上下功夫。“零投入产业启动输血、零距离培训互动补血、零时差电商推动活血、零成本融资联动造血”——在开展养蜂扶贫过程中,阳曲县逐渐摸索出了“四零”扶持机制,使残疾人养蜂全流程都得到有效的政策覆盖,在激发残疾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扶贫工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河上咀村的瑞兴蜂业专业合作社是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多年前“老掌柜”赵仕杰因脉管炎致小腿截肢,之后开始专心养蜂,如今赵仕杰的蜂业合作社规模在太原市已是名列前茅。每年阳曲县残联在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蜂种蜂箱提供“输血”后,赵仕杰都会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挨村挨户为大家指导,现场演示解决难题,对贫困残疾人养蜂户“补血”,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为了解决有意愿扩大规模养蜂户的资金问题,阳曲残联还在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可享受5万元贷款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太原市残联出台的残疾人自主创业小额信贷利息补贴办法,鼓励贫困残疾人申请小额贷款,实现自主脱贫。而为了让残疾人的蜂产品取得更多的销售渠道,阳曲县残联还组织残疾人参加残疾人网店、微店、微商等实用技术培训,使残疾人养蜂户不出门就能借“电商”带“土货”出山。除此之外,县残联还与多家农产品电商平台结成合作关系,使阳曲县的蜂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目前阳曲县正在积极争取扶贫资金,继续在贫困村推进养蜂基地建设,并已新建了山西省第一个蜂蜜检测线和蜂蜜生产线,继续提升蜂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阳曲县正着力打造蜂文化博物馆、蜂文化科普教育、健康养生蜂产品等新的特色品牌,从而推动残疾人养蜂产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