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西海固地区的助残扶贫工作助力良多,通过电商扶贫,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可以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图为宁夏隆德县残疾人辛宝同和他的电商团队。
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提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些词语。在这一连串的词语背后,所描述的正是宁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区情。
特别是宁夏的西海固地区,作为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因为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状况,在历史上就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它所涵盖的中卫市海原县、固原市隆德县等9个县区,也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贫困残疾人,作为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成为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残疾人在脱贫路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面对严峻的贫困现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做出庄严的承诺,主动作为、克难攻坚,使残疾人在这片曾经的“苦瘠之地”获得脱贫致富的动力与机遇。
统筹_杨乐 文/图_杨乐 程寒
扶贫之思
残疾人脱贫“摘帽”,是一场持续经年的“接力跑”,更是一场攻坚战。特别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如何继续推进精准扶贫,打造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将事关脱贫攻坚战的最终成效。对此,自治区残联从西海固地区贫困残疾人的实际出发,抓根本、转思路、建机制,使多项助残扶贫的好政策好举措在这里落地生根。
为了解决未脱贫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自治区残联一方面通过推广托养服务,提升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把他们的家人从繁重的日间照料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借助辅助性就业提升他们的“造血”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政府、市场和政策等各方优势的集合作用。
立足产业 根治贫困痼疾
沟壑遍布,干旱少雨,再加上常年风沙侵袭,在西海固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成为阻碍当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第一道坎。底子薄,条件差,要根治西海固地区贫困的痼疾,培育产业是一剂良方,这也成为自治区残联助残扶贫的主攻方向。
目标既定,规划先行。既然着眼于产业助残扶贫,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规划部署、扶持政策,为贫困残疾人从事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里,每年都将残疾人群体列入民生计划中,持续推动解决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难题。自治区残联也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实施“阳光助残小康计划”,计划5年内为7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产业扶持,目前,已在7个贫困县(区)投入资金900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5310户。
产业助残扶贫的关键是提升残疾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在西海固地区,广大残疾人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技术能力较为薄弱,在发展过程中会屡屡遭遇阻碍。对此,充分发挥各种新型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提升贫困残疾人抗击风险的能力也成为自治区残联采取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助残扶贫中,自治区残联注重发挥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的辐射作用,通过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残疾人”的方式,为贫困残疾人的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自治区残联也借力驻村扶贫,积极探索残疾人产业扶贫新路,通过打造“一市一产业、一县一特色”的残疾人产业扶贫新模式,使残疾人的收益水平得到显著增加。
转变思路 开辟增收渠道
残疾人致富增收一方面可以从土地“做文章”,寻找本地发展的特色所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思路”,摆脱原先“土里刨食”的传统生产方式,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脱贫。
“百企千人就业计划”、淘宝“云客服”残疾人就业行动、“千名高级残疾人手工艺师培养计划”……在宁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的《助推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到一系列促进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支持举措已纳入其中,而自治区残联也推动出台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自主创业等6项扶持政策,针对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特点,进一步拓宽贫困残疾人增收渠道。
特别是自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协作”已经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一个生动例子。在“闽宁协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把扶贫车间建到村庄,把残疾人等贫困人口直接连接到产业链上,通过实施劳务扶贫,使残疾人就近就地实现了就业增收,让贫困残疾人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也重获自尊与自信。
多方参与 完善保障机制
在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目标是落实一系列措施的基本所在。西海固地区产业发展以及就业创业举措的相继推出,使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然而,伴随着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未脱贫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像部分贫困残疾人,由于患有慢性疾病或重大疾病,家庭医疗自费支出比例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而如成年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他们或缺乏亲人照料,或长期卧床难以走出家门,“脱贫难解困”的矛盾也更加凸显。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需求,自治区残联从健全残疾人特惠保障制度入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加快构建起“全面普惠+精准特惠”的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例如,在自治区残联与财政厅、民政厅等7厅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意见》中规定,对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在享受原有低保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发10%的保障金,困难家庭中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可单独立户享受低保。在推进托养服务方面,自治区残联通过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在全区范围内扶持建成残疾人托养机构19家,为1.4万名长期需要照护的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居家或机构托养服务。
随着全面小康的日益临近,西海固,这个曾经的苦瘠之地正在焕发新生,而生活在这里的贫困残疾人也在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的助推中与贫困从此作别。“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随着宁夏残疾人长效脱贫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条通往繁荣富裕的大道正在残疾人的脚下缓缓延伸。
增收之策
政策举措、规划部署为西海固地区残疾人精准脱贫搭建起“四梁八柱”,然而要使其扎实落地、稳步推进,则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针对各地贫困现状“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增收之策,而这也使西海固各个县区在助残扶贫过程中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
“海原样本”:扶贫扶长远 致富有动力
仲夏时节,广阔的田野上涌现着勃勃生机。紫黑色的板蓝根垂下累累籽荚,油绿的枸杞树上鲜红果实正娇艳欲滴……“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望着自己这200多亩田地,57岁的残疾人胡常发笑逐颜开,“要是市场不错,到年底时怎么说也能挣到20多万。”胡常发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人,自幼生活在西海固地区的他,深深知道在这里生活的不易,“虽然辛苦了大半辈子,但一直没什么起色。” 胡常发这样说。就在几年前,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胡常发加入了海原县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从那时起,胡常发的生活便有了转机。在合作社的扶持下,胡常发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不久前,他还申请成立了“家庭农场”,用胡常发自己的话说,要带着身边的残疾人与他一道脱贫致富。
其实在海原县,像胡常发一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在合作社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帮助下,残疾人不仅获得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更实现了观念与思维上的转变,而这也使海原县打造出自己的产业助残扶贫样本。
科技种植、“设施农业”的普及改变了西海固地区原先单一的种植结构,使残疾人的收益得到提高。图为海原县残疾人胡常发在自家大棚里栽种的哈密瓜苗。
产业脱贫 科技是根本
“对贫困残疾人来说,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加上我们海原县自身基础条件就相对不足,即使想要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也难免举步维艰、后劲不足。”海原县残联理事长郭维廉这样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带动广大贫困残疾人通过产业脱贫致富就成为当地助残扶贫工作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种养殖合作社由于其能精准对接贫困残疾人群体,在带动贫困残疾人参与生产过程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也就逐渐成为海原县在推进残疾人产业扶贫过程中的重要方式。
“其实当初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农产品种植和收购时对当地村民有所帮助。”海原县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倪岩这样说道。2008年,倪岩创立了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家合作社已经吸纳当地社员3500余人,其中残疾人275人。在成立之初,倪岩的合作社主要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的推广,然而伴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加强,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增多。
“我们西海固地区因为自然环境所限,品种结构比较单一,要实现脱贫增收就必须走科技之路。”倪岩这样说。为了使广大农户了解科技种植与科技养殖,他的合作社不仅会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并通过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让广大贫苦户和残疾人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家住在海原县七营镇的残疾人杨东城是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5年前他加入了合作社从事肉牛养殖,通过学习饲养技术现在一年的收入已有5万多元。然而,在加入之前,杨东城对科学养殖还心存疑惑,“因为我家里两辈人都在养牛,我觉得自己有经验。”没想到听了养殖专家的指导后,杨东城才发现自己的“老经验”缺点还真不少,“就拿每天的喂养来说吧,原先我都是粗放喂养,不会考虑其中的营养搭配,钱花了不少产肉量却没有提高;现在通过科学配比,不仅产量提高了,成本也下降了不少。”
“残疾人脱贫要靠产业,但产业发展要靠科技。只有让残疾人真正掌握科学的种养殖和管理技术,才能让自己的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倪岩这样说。
扶贫先扶志 告别“等靠要”
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为产业助残扶贫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残疾人想要脱贫致富除了要有外力推动,自我内生动力的提升也尤为关键。特别在西海固地区,由于当地长期处于深度贫困,贫困残疾人中的“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也就是我们这里常说的‘小钱看不上,大钱看不来’。”海原县扶贫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道。扶贫先扶志,要使当地的贫困残疾人摆脱这种消极懒惰的心态,在产业发展中探索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当地残联必须思考的问题。
当记者来到海原县残疾人文化就业创业扶贫基地时,正赶上基地中残疾人交流小组活动的时间。在一间不大的小屋里,残疾小伙儿赵进乾正在同一名刚刚来到基地的残疾社员交谈。“其实我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我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让新来的残疾人朋友也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赵进乾眼睛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然而,在来到扶贫基地前,赵进乾却在家中虚度了10年时间,“当时每天都是浑浑噩噩的,就想靠着父母和政府过日子。”赵进乾说。然而在一年前,在当地残联和扶贫基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赵进乾在基地中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年里他已经从一名负责后勤服务的新手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管理人员。
激发残疾人的内生动力,首先需要其具备战胜贫困的勇气和信心,而对贫困残疾人来说,身边通过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残疾人正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海原县,当地残联会定期组织残疾人脱贫典型前往村镇街道,为残疾人讲解自己的脱贫经验与心得,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贫困残疾人心热起来,身动起来。
除“精神扶贫”外,海原县还通过为有劳动能力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发展种养殖业时提供扶持资金,在引导残疾人创业过程中提供创业补贴,以此激发当地残疾人的脱贫积极性,从而使残疾人告别“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状。
互联网+ 小产业连接大市场
“刚刚我又成交了一单。”在海原县残疾人创业协会的网络运营中心里,残疾女孩马花花正熟练地操作着电脑,而在屏幕上则闪动着她刚刚收到的订单。
小产业如何连接大市场?海原县地处西海固腹地,山多沟深,交通不便。虽说通过多年的发展,当地的葵花、枸杞、马铃薯等产业已成规模,但农产品变不成商品,汗水兑现不了收入,就依然会让残疾人的脱贫之路举步维艰。互联网的普及打通了西海固与外界的通道,也让更多黄土地上的特产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当前各地的消费扶贫工作正在逐步开展,这也为我们的产品找到了更多的出路。”海原县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据了解,为了使残疾人的产品走出大山,海原县一方面通过组织残疾人参加相关培训,鼓励他们发展电商;另一方面则充分借助龙头企业、种养殖合作社的现有资源,入驻到多个大型电商平台。此外,由于从事电商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非常适合残疾人居家就业,这也成为残疾人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其实,互联网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一方面帮助我们的产品打开市场,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作为种养殖产业的直接经营者,倪岩对电商有着更深的认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面对电商平台上大量雷同的产品,我们只有从品质入手,重新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有机农业,这才是让残疾人实现产业增收的持久之策。”
“隆德模式”:让残疾人进得来、稳得住、留得下
人造仿真花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轻,特别适合残疾人、老人以及留守妇女集中与居家就业,扶贫车间一经推行,就在隆德县各个村镇引起了极大反响,报名参加者非常踊跃。图为隆德县前庄村的扶贫车间。
托养+就业: 残疾人幸福有尊严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诉说他们觉得幸福的事情,每个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此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采访时,一位居住生活于此,名叫辛宝同的残疾人对记者所说了一段这样的幸福。
辛宝同家是一户多残,父亲辛国斌常年瘫痪在床,辛宝同本人也因病导致下肢残疾,在家待业多年。那些年,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曹玉兰一人辛苦支撑。2017年8月,在隆德县残联的帮助下,全家人一起住进了托养中心,在这里,瘫痪在床的父亲可以享受免费的专业康复训练,辛宝同也成为了托养中心电商运营中心的负责人,凭借努力,他每月收入最高可以达到4000多元,而操劳多年的母亲在照顾丈夫的同时,还可以在中心的闽宁扶贫车间加工组装人造花,每月也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从无依无靠、艰辛度日到稳定就业,生活美满,对辛宝同一家而言,幸福来得有点突然。
隆德县目前共有残疾人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其中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共6198人。在脱贫攻坚战中,重度残疾人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为了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2017年,县委、县政府把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纳入了重点民生项目,中心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000平方米扩大到6000平方米,并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30万元,建成了“闽隆福馨托创园“。
托养中心运营以来,为了让残疾人能够进得来、稳得住、留得下,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隆德县残联就如何提高服务水平,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实践探索,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制度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要求,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在中心建立了人造花、花灯、纸箱扶贫车间、电商运营中心和工艺美术工作室,精心打造了集托养、康复、工疗、就业、创业一体化的托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心的108名重度残疾人中,89人实现了稳定就业。2017年12月3日,自治区残联在隆德县举行了现场观摩会,并将这种模式命名为“隆德模式”,向全区进行推广。
为了进一步扩大“隆德模式”的成果,2019年,隆德县残联提请政府同意,利用闽宁协作扶贫资金在贫困残疾人相对集中的沙塘、关庄、陈靳3个乡镇新建残疾人托养中心。目前,沙塘镇托养中心已经正式启动运行,安置残疾人20余名,其他2个乡镇,也将于今年7月份启动,预计能够解决周边200名残疾人托养和就业问题。
扶贫车间:顾家挣钱两不误
隆德县是宁夏西海固南部山区中经济最落后的地区,每年降雨量不足700毫升,干旱少雨,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贫困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为了帮助农村贫困人群增收致富,2017年,县委、县政府与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合作,开始在全县11个乡村、社区建立扶贫车间。由于人造仿真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轻,特别适合留守妇女、老人和残疾人集中与居家就业,扶贫车间一经推行,就在各村引起了极大反响,报名参加者非常踊跃。
“你们生活美得很,村里有个工厂,地里忙完,还能到厂里挣钱,这样的工厂啥时才能建到我们村呢?”这是在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建起人造花扶贫车间后,附近村子和前庄村村民聊天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当记者在扶贫车间采访时,当时正在工作的听力残疾人杜小龙笑着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连比带画地表达了他对扶贫车间的感激之情,他告诉记者,现在不仅能在家门口打工,每月还有1600多元的收入,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与前庄村不同,红崖社区的居民主要是生态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户,社区内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相比于搬迁前,这里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但环境不能当饭吃,失去了土地,农民又何以为生呢?人造花扶贫车间的入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里的居民解决了生活之忧。3层500多平方米的厂房,可以容纳60到70人同时工作,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安排,自由选择进厂工作的时间,具体工资按照实际工作量发放,社区居民真正实现了工作顾家两不误。
在照顾残疾员工方面,扶贫车间也非常体贴地制定了专门制度。比如,与健全员工相比,残疾员工工作上手相对较慢,为此,扶贫车间在计件工资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倾斜照顾,第一个月按保底工资每天60元计算,第二个月按计件工资加30%计算,第三个月按计件工资加20%计算,第四个月按计件工资加10%计算,在这样制度的帮助下,大多数残疾人的月收入都可以达到800元到2000元。
为了吸引更多的村民到扶贫车间工作,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制定了以奖代补的稳岗制度,对在扶贫车间踏实认真,工作时间超过半年,每月工资超过1500元的工人,由县财政出资,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稳岗补贴。
政企合作:为助残扶贫添活力
近年来,隆德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全力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从隆德县的扶贫经验看,政府与企业合作好处多多,不仅可以提升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还能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带富一方群众。具体来说:
政府与企业合作,通常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地方财政配套,因此公共服务、道路交通、水利等与合作相关的基础设施也会因此得到改善。例如,在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入驻隆德当地的工业园区后,自治区、市、县政府投入扶持资金150多万元,与企业一起改造了园区内无障碍车间20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残疾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地方的产业调整与升级。隆德县属于固原半阴湿地区,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当地产中药材694种,且品质优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当地中药产业的发展,隆德县残联通过与县国隆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其人力、技术、资金优势,建立了县残疾人中药材种植就业扶贫基地,帮助残疾人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目前,基地安排残疾人就业26名,其中长期就业12人、季节性就业14人;扶持50多户残疾人发展中药材种植120多亩,户均年增收1000元左右。
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的进驻,会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对于具备劳动能力而又暂未就业的贫困户来说,是实现自力更生,创收脱贫的重要途径。隆德县通过“政府投资+社会帮扶+企业自筹”和“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模式,与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协作,建设扶贫车间,安置留守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就业,有效拓展了残疾人的就业渠道;县托养中心的残疾人电商协会也通过与企业协作的方式,2018年实现销售额300多万元,纯利润70多万元,2019年,协会利用这笔收入,对11个村的110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及托养中心的87名残疾人进行了分红。
脱贫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举措是否产生实效,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能否得到提升是检验标准。在西海固期间,我们采访了不同的贫困残疾人家庭,也与扎根在扶贫一线的带头人们进行了交谈,从他们口中,我们对西海固地区的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倪岩
(海原县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人)
农民通过种养殖增收致富,首先要靠科学技术。2008年,我成立了“海原县农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这之前,当地农民种地完全靠经验,“施肥论袋子,打药凭盖子”,这样种出来的农作物,不仅质量不好,产量也很低。成立合作社主要是帮助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等。为了让参加合作社的农民真正实现科学种养殖,我还聘请了专家,对他们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解决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今共举办农民各种培训班185期,培训农民达到3万多人次。
2009年我租了海原县七营镇一家大型养殖场,从外地引进牛羊新品种、养殖新技术,通过科学饲养,带动农民真正掌握科学养殖和管理技术。当时34户加入了养殖场,进行统一管理与销售。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养殖场比家庭养殖经济效益提高了15%。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135户。
其次是资金。农民在种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资金周转的问题,我与当地金融单位沟通协调,最终为合作社社员放贷400万元,扶持养殖户150户。农户有了这笔资金,通过引进新品种,养殖业有了飞跃式发展。截止2018年合作社总共担保贷款1.17亿,帮扶农民3000余户。
最后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2018年在县委、政府、海原县开发区管委会、残联、民政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在开发区创办了3000平方米的残疾人文化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并在2018年12月29日开了“宁夏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基地总部新闻发布会”,通过发布会,我们和吉林、甘肃、宁夏等不同省区的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预计到2019年底,这些企业将全部入驻基地,届时将会实现100余名残疾人的稳定就业。
张世坤
(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工人)
我是隆德县本地人,今年47岁了。18岁在煤矿工作时,因为腰部受伤导致下身瘫痪。没来工厂前,在家里闲了20多年,全靠老父亲和哥哥照顾自己,家里人为给我看病也花了很多钱。5年前,残联介绍我来这里做人造花,因为我只能坐轮椅,厂里就安排我坐在这里剪花枝。厂里每天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但我给自己定的要求是每天干11个小时,这样我可以多挣一些。现在我每个月都能拿到2000多元,2015年,我还被评为优秀员工。我对这份工作满意得很,不光能自己照顾自己,每月还能给家里1000多元,我希望能够一直在厂里干下去,靠自己的努力,多挣些钱,让老父亲能够过些舒服日子,要是我自己能再娶个媳妇就更好了。
李书勤
(宁夏聚腾锦贸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和海原县残疾人文化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合作,首先是看到自治区、市、县相关部门对于残疾人的关心与关爱。我们公司的业务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收购羊绒、羊毛,可以促进当地养殖业,帮助养殖户增加收入;收购上来的羊毛进行分拣、织纱,流程虽然很复杂,但分解后,会有很多适合残疾人的工作;羊绒、羊毛经过加工最终制成服装,还可以交给残疾人通过电商进行销售。为了能够让公司尽快入驻,开发区给公司提供了免费的厂房、办公室、宿舍及其他很多优惠政策,希望公司能够在海原县设厂,为政府分忧解难。开发区的举措和效率让我很感动,感觉有了娘家,找到了依靠。
这次和海原县开发区的合作,总共分为3期,第一期今年7月就可以完成,可以安置30名残疾人和2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民实现稳定就业。这个数字并不是凭空而来,是海原县相关部门、文化创业基地和我对现有流程进行了严格细分,最终得出的数字。到今年年底3期工程全部都会完成,到时可以安置超过100名残疾人就业,他们的月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还计划在乡村建立扶贫车间,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了。
张兔生
(肢体残疾,宁夏隆德县托养中心残疾人)
1997年,我因为一场车祸导致下身瘫痪,在家中窝了22年。2018年2月,在残联的帮助下,我来到了托养中心,成为中心花灯制作车间的一名工人。现在我白天靠制作花灯挣一份工资,晚上还能和同屋伙伴打牌、聊天,隔三岔五,托养中心还会组织我们一起外出游玩。感谢政府给我们残疾人建立了一个这么好的托养中心,这样衣食无忧,快乐轻松的生活,过去我连做梦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