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礼泉县围绕全县279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以“三比一提升”行动为统领,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发挥残疾人扶贫基地在产业帮扶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累计实现2542名残疾人脱贫。
加大政策扶持,力促创业就业
在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县把产业脱贫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引导贫困残疾人户改变等、靠、要的思想,鼓励和激发贫困残疾人户的发展内生动力,自我发展。对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按照县上的产业帮扶政策给予补助;对依法办理营业执照、有合法经营场所、正常营业一年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创业户,经县残联审核后,申报省级5000元的创业资金扶持,并依法减免相关税费。对有经营能力但缺少发展资金的贫困人口,按照县金融扶贫的实施方案给予金融扶持。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处,县级扶贫基地2处,吸纳了大批残疾人就业。
做大产业基地,带动发展致富
该县把加大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作为促进残疾人产业脱贫的有力举措。探索出了基地建设“三个一”模式(即找一个有实力又有爱心的老板、一个各种条件基本成熟的场地、一个好项目),并力争实现三赢目标,让基地老板有效益、残疾人事业有发展、残疾贫困户有收益。三年来,当地残联与社会热心企业合作,以合作社、公司(企业)为载体,新建了四家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扶贫培训和就业安置基地),其中两家申报省级示范基地获批。在创建过程中,积极帮助基地解决土地流转、项目引进、技术升级改造、资金筹措的困难,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提高实施质量。
创新三种模式,确保持续增收
该县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社、基地大力推广“入股分红”、“协议帮扶”、“一户一策”精准扶贫三种模式。一是“入股分红”模式。采取“基地+贫困残疾人户”、“扶贫资金入股、基地代养、保底分红”的模式,利用中、省、市扶贫切块资金和示范基地补助资金入股,让每个省级基地带动150户无生产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基地代养实现年终保底分红,促进贫困残疾人家庭增收。二是“协议帮扶”模式。采取“合作社+贫困残疾人户”模式,筛选50户左右贫困残疾人,由合作社与贫困残疾人签订帮扶协议,通过送岗位、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等形式,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三是“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模式。从建档立卡户中筛选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愿望的贫困残疾人或贫困残疾人户,通过党员干部“一帮一”、“一对一”结对子精准扶贫的形式,利用“阳光增收”扶贫项目扶持残疾人发展设施养殖、仓储增收项目。
截至目前,全县四个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40余人,平均人均收入15000元;基地入股分红扶持残疾人发展产业200户,每户收益6980元;协议帮扶残疾人发展食用菌产业800余户,每户平均收益2000元;“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模式扶持残疾人85户,每户收益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