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障,在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就业刻不容缓。3月30日,忠县残联举办“共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签约仪式”,为广大残疾人朋友建起通向就业的“网络”桥梁。
就业方向和途径是根本
“只有就业才能提供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据忠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余富华介绍,在忠县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有10800多人,而当中真正需要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的残疾人大多居住于农村,他们也是就业需求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人群,企业不愿意招聘,残疾人也不知道如何就业,这成了残疾人就业最棘手的问题。
如今,结合市残联五大行动,以“互联网+助就业”的理念,县残联与爱心企业“51社保”共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是为忠县残疾人朋友开启精准培训和精准就业的助残新模式。
余富华(右三)在51社保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合影
残疾人就业,培训要跟上
据了解,本次培训基地的“主战场”是在忠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为残疾孩子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可为忠县需要就业、能够就业、渴望就业的残疾人朋友提供培训教室和培训师资力量。
图为服装设计与缝纫室
学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讲到,整个学校具备糕点制作室、美容美发室、服装设计与缝纫室、工艺美术制作室等多个专业培训教室,完全符合就业培训基地要求,也能够满足忠县残疾人朋友就业培训的“端口”。
图为糕点制作培训室
“学生从7年级开始接受职业训练,毕业之后就可以针对性就业,而残疾人朋友也可以参加专业的就业培训,学得一门技术。”这位负责人表示,通过技能培训之后就业稳定,也具备较大的升职空间,不但可以解决残疾人朋友就业无门的尴尬,还可保障就业人员依据一技之长找到工作,通过持续不断为企业输送人才,保证残疾人就业途径。
因地制宜,让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
解决培训难点,明确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又如何获取呢?忠县特色效益农业诸多,作为国家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其完善的特色效益农业体系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好的就业平台。
忠县新立镇百粮村村民胡辉淑是一位残疾养蜂人,多年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摸索,养蜂产业越做越好。在依靠养殖蜂蜜发家致富后,胡辉淑组建了忠县橘城养蜂专业合作社,现在的她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周边村民养蜂致富。
“我这里还需要工人,爱好养蜂的残疾人朋友也可以来我这里就业,我愿意教他们。”在听闻县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建立的消息之后,她第一时间表示愿意在残疾人就业问题上尽自己的一份力。
胡辉淑(左)正在为蜂蜜过滤
“51社保”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站式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SAAS平台,为残疾人朋友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让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是服务残疾人朋友就业的宗旨。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共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是架起残疾人与企业的桥梁,将通过自身平台和“51社保”大数据的分析,为残疾人朋友进行精准筛选和培训,达到安置残疾人当地以及异地就业的目的。
(文/图 廖政东)